最常見的平衡機測量方式有哪些?3種方法詳細說明
發布時間:
2024-07-03 17:44
平衡機(dynamic balancing machine)是一種。用于測量旋轉工件(轉子)不平衡量大小和位置的檢測儀器。平衡機的主要性能是用最小可達剩余不平衡量和平衡機減少率兩項綜合指標,前者是平衡機能使轉子達到的剩余不平衡量的最小值,它是衡量平衡機最高平衡能力的指標;后者是經過一次校正后所減少的不平衡量與初始不平衡量之比。
目前,市場上應用廣泛的平衡機測量方式主要有圈帶驅動、自驅動、萬向節驅動等。那么它們是如何定義的以及各自優缺點是什么呢?今天,卓玄金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圈帶驅動
圈帶驅動是一種平衡機精度較高的驅動方式,通過平衡機的橡膠環形帶或絲織環形帶,并由電機皮帶輪驅動測量轉子旋轉,因此圈帶平衡機要求測量轉子表面必須有光滑的圓柱表面。
圈帶驅動的優點:是不影響測量轉子的不平衡量,動平衡精度高,操作簡單。
圈帶驅動的缺點:測量轉子必須要有光滑的圓柱表面。
自驅動
自驅動技術是利用轉子自身的動力旋轉,自驅動是對平衡精度影響最小的驅動方式,平衡精度可達最高,但只有結構允許的特殊轉子才能使用這種驅動方式。
自驅動的優點:模擬實際運行狀態進行測量,平衡精度高、消除組件裝配所產生的二次平衡誤差。
自驅動的缺點:只有結構允許的特殊工件才能使用這種驅動方式。
萬向節驅動
萬向節驅動的原理是平衡機通過主軸與轉子相聯接,可以傳遞較大的扭矩。適合驅動風機葉輪等風阻較大的轉子,但由于萬向節自身的不平衡量會對測量轉子產生影響,干擾平衡精度(因此萬向節在使用前要對其進行平衡校正),此外還要做大量的連接盤以適應不同型號的轉子。
萬向節驅的動優點:適合外表不規則的轉子,傳遞扭矩大。
萬向節驅動的缺點:萬向節本身的不平衡量會對轉子平衡造成影響,干擾平衡的精度,此外還要做大量的連接盤以適應不同型號的轉子,測量精度較低。
相關新聞
2024-07-03
平衡機發展迄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866年,德國西門子公司發明了發電機。4年后,加拿大人Henry Martinson申請了平衡技術的專li ,拉開了平衡校正產業的序幕。
2024-07-03
電機轉子裝配工的一般操作規程如下: 1、工作前,整理場地,放穩各零、部件,并檢查裝配使用工具和工作環境是否安全良好。 2、吊放電機機座、底板、定子、轉子、軸承等大型部件時必須放好方箱或墊木...